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徙之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徙之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而后商贾有懋迁之资,有倍徙之利。”“工苟不兴,国终无不贫之期,民永无不困之望”。               ──《张謇全集》第1卷
材料二 据唐闸镇(江苏省南通市唐闸镇,大生纱厂所在地)的老人们回忆,大生纱厂开工前夕,当地农民根本不知道工厂是怎么回事,因此不愿意进厂做工。张謇让人把工厂门打开,开动安装好的机器,任由当地农民来参观。……农民们一算,进厂做工比在家织布挣钱多,纷纷前来报名。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特别是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刚刚建起的大生各纺织厂受到严重打击。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的经济思想主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不愿意进厂做工”的社会背景。(6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8分)
答案
(1)主张:工业是国家富强之本;工业建设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倡导实业救国。(6分)
(2)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中国近代企业较少,农民不甚了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较慢,影响范围有限。(6分)
(3)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国封建势力的盘剥;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社会局势动荡;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8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工苟不兴,国终无不贫之期,民永无不困之望”可以看出张骞的经济思想。(2)小农不愿到工厂做工的原因可以从我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基础、工业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2)民族工业发展缓慢地因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方面分析。在政治上受到社会性质的影响,从发展开始就收到双重压制;在经济上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导致人们普遍的轻商;民族工业自身先天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点评:近代民族危机加深,各个阶层都掀起了救国的热潮,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创办实业救国。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思潮受到重重阻碍,根本不能保证工业的自由发展,注定这种思潮也是以失败而告终。
举一反三
下表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具(B)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观察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 
②传统农具仍是主要的劳动工具
③保守观念是农民采用农机具的最大障碍
④民国政府的倡导,促进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相较于基督教与佛教,儒家在中国既无教堂也无庙宇,但两千年来,其学说不仅居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
A.受到古代帝王的尊崇与提倡B.普设孔庙,官方定期祭孔
C.儒家经典是历代选官的依据D.戏剧将忠孝观念普及于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C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D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经济区域化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秦始皇长城修筑情况
地段
修筑概况
东段:辽宁阜新市——内蒙古化德县
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中段:内蒙古兴和县——乌兰布和沙漠北缘
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阴山至贺兰山间的广阔缺口是新筑的;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用石块垒砌。
西段:内蒙古准格尔旗——甘肃岷县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高低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
——摘编自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
材料二 (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
⑴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6分)
⑵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标志是:
A.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以世界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