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后期,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斥着各家店铺,他非常困惑……请指出造成他困惑的原因 ( )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斥着各家店铺,他非常困惑……请指出造成他困惑的原因 ( )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 B.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斥着中国市场 | C.美国经营商业的技术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 D.官僚资本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经济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抗日战争后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所以这些外国商品最有可能来自美国。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B不对,二战后英法日严重衰落;C说法绝对化;D与史实不符,官僚资本当时是急剧膨胀。 点评: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原因: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第一,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的在华政治、经济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是“新二十一条”。 第二,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第三,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
举一反三
读《1952—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项目 时间
| 粮食
| 棉花
| 钢
| 煤
| 原油
| 1952年
| 163亿吨
| 1304万吨
| 135万吨
| 66亿吨
| 44万吨
| 1956年
| 192亿吨
| 1445万吨
| 447万吨
| 110亿吨
| 116万吨
| 下列说法与图表所反映出的信息符合的是 ( ) 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B.农村正在进行土地包产到户改革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
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B.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 C.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 |
|
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左”倾错误得以彻底纠正 | B.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 C.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广 | D.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化 |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下面三个时代反映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它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第一……
20世纪50年代留给中国人的记忆是从无到有,众多的第一出现:第一批喷气式飞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第一个制造机床,第一座跨越天险的长江大桥,第一次修通开往青藏高原的公路……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变革的年代。
| 当时的流行语 1979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0年:倒爷 1982年:下海 1984年:小平您好 1985年:教师节 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9年:希望工程
|
| 1980年郭培基与妻子刘桂仙在他们的小家中开办了北京首家私营饭店。两人只有一些桌子和椅子,且需要自己做饭。现年75岁的郭老先生说:“我们第一天用36元人民币买些蔬菜和鸭,然后赚到了大约50元。”
| 材料三 21世纪:迈开大步向前进。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地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 ——温家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 (2)材料二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革?(6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中涉及的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4分) |
有一位思想家说:“大而天地阴阳,细而昆虫草木,皆当理会。一物不理会,这时便缺此一物之理。……须是开阔,方始拓展”。这是A.董仲舒在宣扬“天人感应” | B.朱熹的在讲解“格物致知” | C.陆九渊在解释“心即理也” | D.王守仁在阐发“致良知”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