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C.民族工

1912—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C.民族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12—1919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
B.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
C.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D.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并没有独立发展,他仍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故选A。B项正确,民族工业发展大都是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地区,内地发展薄弱;C项正确,民族工业大都是发展的轻工业,重工业发展缓慢;D项正确,民族危机的加深,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甲午战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即使在黄金时期,发展依然是以轻工业为主,并且发展的区域极为不平衡;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衰落萎缩时期。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举一反三
2009年12月20日,胡锦涛在澳门回归十周年的庆典上发表讲话:“‘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为澳门发展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一国两制”在澳门能够“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的主要原因是
A.适应了澳门的发展B.灵活的外交政策
C.国际社会的支持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A.***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
C.***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99年,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他这番讲话的真正意图是
A.高度赞扬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
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请回答:
评价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新时期。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B.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宪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