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查阅了以下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据此推测,小

小明查阅了以下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据此推测,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明查阅了以下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据此推测,小明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新中国民族自治区建立历程研究
B.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研究
C.新中国宪政发展历程研究
D.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历程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根据三部法律文件涉及的相同内容可知小明最可能研究的是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历程。故D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涉及到五大自治区成立的时间问题;BC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民族自治的内容。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是重点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地位。与此相关的其他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如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者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举一反三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中国华北某地1954年和1957年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4年
1957年
贫农、中农
91.4%
2.7%
集体
8.6%
97.3%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D. “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百家争鸣仅仅是现象,藏在其背后的是新形成的代表不同利益的阶级或阶层。”材料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讲学风气盛行,私学兴起B.平民百姓开始接受教育
C.社会政治关系发生重大变化D.士阶层受各诸侯国重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
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C.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法律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
①《德意志帝国宪法》 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