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C.“理”D.“格物致知”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C.“理”D.“格物致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
A.“仁” B.“心外无物”C.“理”D.“格物致知”

答案
A
解析

举一反三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而星共之。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孔子说:如果是面对着仁善,那么就是对老师也不要谦让。善人治国一百年,可以消除残暴和***戮。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恶。                     
——《何新论坛》
材料二: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1)孔子被后人称为“圣人”,比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称为“哲学之父”。据材料一二,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材料三:14-18 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他们的代表; 我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2)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界产生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孔子这人,其实是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来差使的。但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是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从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3)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为什么“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材料五: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的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多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四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孔子学院为什么建得这样快》
(4)结合材料五及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将对中国和世界发展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表1  1937—1942年西北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代
工厂
占全国比重
资本
占全国比重
工人
占全国比重
1937年
1 9家
O.48%
305.2万元
O.82%
5787人
1.26%
1942年
546家
20.56%
16931万元
8.8%
33074人
1 3.7%
   
A.西北成为我国近代工业重心
B.国民政府主动调整工业布局
C.抗战促进西北民族工业发展
D.中国近代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1)秦汉时期,何人使“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2分)他对儒学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4分)
材料二 “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及其目的。(6分)
材料三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张岱年·老专家谈儒藏
(3)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尊孔”与“反孔”现象?(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秦朝的人口数量,《中国古代史》、《香港商报》、《中国人口论》记载的数量不尽相同。请观察下列图片,这一图片反映的史学研究方法是
A.史料整理B.问题形成C.第一手史料D.历史解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符合
①社会主义原则     ②祖国统一原则 
③实事求是原则    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