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横空出世,令世界瞩目。材料一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

(19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横空出世,令世界瞩目。材料一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横空出世,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材料二 上世纪50-70年代是日 本经济崛起的时期,其发展轨迹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同曲同工之妙。在1956-1973年的18年中,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7%,有10年的增长率是两位数。到70年代初,日本GDP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这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速极为相似。
——童第轶:日本上世纪50-70年代的崛起,《投资与理财》2009年第20期
材料三 

图1: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十位的国家(2000)
图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世界排名前11位的国家和地区(2000)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同时期中国为什么没能崛起?(6分)与日本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有何突出特点?(1分)
(3)依据材料三,简要分析中国为什么GDP能够位居世界前十名之列,而人均GDP却榜上无名?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什么要求?(6分)
答案
(1)特点: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没有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2分)原因: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4分)
(2)日本崛起原因:明治维新时期工业化的基础、民主化改革、美国的援助、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科技教育发展等。(3分,任意3点即可)中国没能崛起原因: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党的左倾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没有实行改革开放、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国际环境的恶劣等。(3分,任意3点即可)突出特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分)
(3)GDP增长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速居世界前列。人均GDP低的原因:人民生活水平没能跟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4分)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物价,大力建设福利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举一反三
下列图片中,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全国法院行政案件统计表》,表中的现象反映的是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B.中国已建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完全得以保障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政府。韩非子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A.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B.有些诸侯国县制基本取代了分封制
C.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D.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513年,晋国铸造铁鼎,并在鼎上铸上范宣子所制定的“刑书”,公之于众,这件事引起了孔子的责难。孔子说:“晋国将因为这次铸刑鼎而灭亡了。原因是铸造刑鼎,让老百姓从鼎上就能看到法律条文了,他们还能再尊敬那些贵人?贵贱等级没有了,还怎么治理国家呢?”
公元前452-前450年,罗马陆续编订了十二个法表,镌刻在十二块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史学家认为“这是平民的胜利”。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孔子对晋国“铸刑鼎”持何态度?其理由是什么? (7分)
(2)“晋铸刑鼎”与罗马镌刻“十二铜表法”意义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他强调的是
A.“理”是世界的本原B.成为“仁”者的重要性
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