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自古以来,人们对“天”的认识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天”也有多种不同的内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苟子·天论》

(32分)自古以来,人们对“天”的认识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天”也有多种不同的内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苟子·天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自古以来,人们对“天”的认识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天”也有多种不同的内涵。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苟子·天论》
材料二: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科学发展观是进入新世纪后党的指导思想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根本目的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材料四:自然研究用来宣布其独立……的一个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天体运行论》)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恩格斯

(1)、材料一的基本主张是什么?举出战国时期与此相关的成就一例。(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观点提出的背景,材料体现的董仲舒儒学思想核心是什么?结合材料对这‘思想进行简要的评价。(8分)
(3)、在材料四图片所体现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了什么运动?造成了什么危害?材料四的文字材料比图片在认识上有什么重大进步?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正确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方面的成就两例。(10分)
(4)、材料所说的那本不朽的著作对天与地的关系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材料四情况的社会条件以及在反封建方面的进步意义。(8分)
答案
(1)人类应该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利用自然规律达到自己的目的。(4分)都江堰的修建(或答出其他成就亦可,2分)
(2)西汉中期国力逐渐强大,而王国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需要强化君主权威和加强中央集权。(2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2分)为君主统治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威;同时给君主以警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暴政的作用。(4分)
(3)大跃进运动(2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分)。
大亚湾核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4分)
(4)天阳中心说,地球围绕太阳运行。(2分)文艺复兴对人们思想的解放;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的激励;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任答两点4分)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或打击了天主教神学世界观)。(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下列谁的思想最可能促使统治者去祭天(   )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韩非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含义,最主要的是指它们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
C.受外商企业的利润刺激和洋务派民用工业的诱导而兴起
D.不是受工场手工业的刺激和洋务派民用工业的诱导而兴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甲午战争后D.戊戌变法期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6年7月1日,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神奇的西藏自治区成了人们经商、旅游的热土。首先确定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民中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年“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文革”的实质是
A.文化领域内的文化大革命B.反对资产阶级复辟的尖锐斗争
C.从文化领域开始的政治大革命D.“左”倾错误导致的大内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