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大文豪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宗祠,是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宗族家法、议事宴饮的

(18分)大文豪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宗祠,是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宗族家法、议事宴饮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分)大文豪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祠,是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宗族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明清两代,各地大规模营造祠堂,祠堂逐渐成为各地民间建筑中的代表。
材料二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在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材料三

(1)宗祠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现象有何积极影响?(6分)
(2)晋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的这一现象有何消极影响?(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2中建筑的出现反映的历史现象。(4分)
(4)有人认为: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拆除古建筑。也有人认为:古建筑是优秀文化遗产,要加以保护。你认为应怎样合理对待古建筑?(2分)
答案
(1)因素:宗法制(宗法观念);农耕经济;儒家思想。(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利于凝聚宗族,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二选一)(6分)
(2)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繁荣。消极影响:限制了手工业、商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6分)
(3)图一:近代外国侵略的影响;工业文明的冲击,中西文化交汇。图二: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社会进步, 生活剧变。 (4分)
(4)既要保护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又要兼顾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到保护和利用相结合。 (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16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 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瞻(供给),则必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                                                  ——荀子
材料三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
                        ——袁伟时《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
材料四 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八十三天皇帝梦破灭了。                                  ——《鲁迅全集》
材料五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儒学中“礼”的价值(4分)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应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康有为“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4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袁氏美梦破灭的原因。(4分)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提出了“抵制外货”、“实业救国”的口号。这里的“外货”主要是指
A.英国的工业品B.日本的工业品C.法国的工业品D.德国的工业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3月,孙中山以大总统下令禁止缠足,像这种在中国持续了近千年的劣习被彻底废除。“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定,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摘编自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材料二 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摘自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法令”
(1)根据材料一分析,作者对“禁缠令”持什么态度?(1分)其主要理由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中华民国“剪辫法令”颁布的背景。(3分)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剪辫子的具体要求。(3分)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分析指出促进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有哪些?(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重要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袭。你认为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外因论,符合历史史实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
C.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测.均不足为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公元1652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有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英国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一一摘自《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                 一一《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材料三: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一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出限额制”,德国创立“以货易货制”,其他国家纷纷效法。                            一一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关贸总协定的序言明确规定其宗旨是: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
材料五:2010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针对中国汇率问题的一项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币值被认定为被人为低估,美国政府有权对来自该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不过这项法案需要由美国参议院表决通过,最终能否成为美国新的、可操作的贸易法规仍存悬念。
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0年10月1日至15日半个月的时间,美国制造的对华贸易摩擦事件就多达24起。
(1)材料一、三、五与材料二、四所实行政策有何不同之处?(2分)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归纳《航海条例》颁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三政策实施各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
(3)材料二和材料四政策买施的背景各是什么?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4)据材料五,结合以上述材料及其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