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少林寺钟楼前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赞语是:“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各有所施,一以贯之”。碑文反映出当时的文化趋势是(   )

河南少林寺钟楼前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赞语是:“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各有所施,一以贯之”。碑文反映出当时的文化趋势是(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河南少林寺钟楼前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赞语是:“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各有所施,一以贯之”。碑文反映出当时的文化趋势是(   )
A.儒、释、道三教的斗争B.儒、释、道三教合一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D.佛教在社会广泛流传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唐朝儒、释、道三教合一潮流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为唐朝政治统一,所以思想出现了统一的趋势。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举一反三
图漫画主要反映了      (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C.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人民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2年,我国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占35.5%……,针对这种状况,国家的决策是                      (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优先发展重工业
C.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62年6月,时任中共蔚县县委副书记带领工作组和张家口地委工作组一班人,到常宁公社8个大队搞包产到户的试点工作。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B.“左”倾错误得到根本纠正
C.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教育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14分)
 
图17 孔子讲学图
“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稿》
(1)根据图17和文字材料并所学,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和智者学派的教育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2)在张之洞等封疆大吏的推动下,1905年光绪帝下诏废除科举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5分)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5分)
历史时期
发展教育的措施
对于教育发展的作用
过渡时期
扫盲运动。
 
全面建设时期
 
密切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使科学和教育成为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手段。
 
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得到法律保障。
“希望工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说王阳明的心学已经走向极端,主要是指这种学说
A.极力维护君主专制B.主张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C.主张人们忍耐、顺从D.完全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