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

材料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简称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和全球范围的一次信用危机。危机造成的股市恐慌和损失是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仅10月前7个交易日,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累计跌幅均超过21%,全美股票市值蒸发2.5万亿美元,堪比上一次大恐慌的状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象上一次大恐慌一样,发端于世界金融体系中心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向其他国家蔓延,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美国金融危机殃及全球 世界经济在十字路口彷徨·半月谈》
材料二  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 人民日报 》( 2008年11月10日01 版)
材料三  在罗斯福新政问题上,就不乏这样的“修正主义者”。 ……他们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1894年及1921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
——刘瑜《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约80年前那次大萧条”、“上一次大恐慌”是指哪一次经济危机?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何不同?为什么两次大危机都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现象?(5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共性?(4分)
(3)据材料三说明“修正主义者”解决危机的主张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谈一谈你对应对经济危机的认识?(3分)
答案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前者:生产的过剩,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出现萧条;后者: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萧条。美国是世界金融体系中心;世界市场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2)健全社会保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国家干预经济(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把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有机结合起来。
解析
本题是联系当前的金融危机及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新、立意新。回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举一反三
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是
A亚非会议的召开           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
B.政治腐败
C.监察机构自身腐败
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太祖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最相似的是
A.设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B.建立新制度,分散地方官权限
C.废除原来的行政区划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指出:“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现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管理 ③民主决策④依法治国 ⑤民主监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学为忠臣清官。
——1652年清政府颁全国学校“卧碑”序文
材料二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述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清末“新政”期间的《重订学堂章程折》
材料三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回答: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一、三,概括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方面有什么进步和局限,指出这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