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了关于近代中国铁路的有关材料:材料一 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为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

阅读下了关于近代中国铁路的有关材料:材料一 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为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了关于近代中国铁路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 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为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维艰可以体味。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修筑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在铁路兴建之初遇到了什么情况?
⑵依据材料二,指出甲午战后到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修建出现了什么新特点?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⑶据材料三,归纳近代铁路的修建对推动近代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
⑴刘铭传与李鸿章兴建铁路的主张遭到落后势力的强烈反对。
⑵近代铁路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贷款投资修建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铁路所占很小比例;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铁路的建筑权。说明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强,中国铁路修筑权大量丧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⑶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传播了知识、信息;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从业人员的生活。
解析
本题以近代中国铁路发展为主题组织材料,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材料和运用材料中有效信息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回答第(1)、(2)问时,要紧扣“根据材料”的题目要求和“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新特点”的关键词,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答案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明确帝国主义国家投资多,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第⑶问要结合材料,从客观角度评价修铁路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举一反三
英、法、美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各有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B.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
C.英法两国革命过程中都出现过旧王朝复辟D.美国独立战争得到国际上的支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兴起的根本动力是
A.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B.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C.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D.封建统治出现空前危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造成世界交通领域里一场新的革命的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B.蒸汽机车和轮船制造成功
C.发电机制造成功D.电力机车的运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新突破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无线电通讯成功
C.解决了炼钢脱磷问题D.内燃机的创制与推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对峙近半个世纪。其作用是 
A.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发生
C.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机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