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战争和战略问题》 材料二: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为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李立三认为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这种选择体现了当时党内的一种什么错误倾向?(4分) (3)结合史实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怎样开创的?从中你认识到什么道理?(3分) |
答案
(1)***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要依靠农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4分) (2)李立三认为没有无产阶级的罢工斗争,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左”的错误倾向。(4分) (3)八七会议后,***领导秋收起义,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总结井冈山的斗争经验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 |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时,应依据材料中的有用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工农武装割据”知识即可做答。第(2)问通过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得出正确认识。第(3)问主要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出正确答案 |
举一反三
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掠夺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
日伪政权在沦陷区开设满洲中央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目的是 A.攫取中国的资财 | B.向沦陷区输出资本 | C.控制沦陷区工矿企业 | D.建立东亚新秩序 |
|
14-18世纪,欧洲先后出现了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内容各是什么?试结合其兴起的背景,分析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晃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无休息. ——《汉书食货志》 材料2 汉氏减轻田税,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而豪民侵凌,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耘,所得不足以自存. ——《汉书王莽传》 回答: ①从所给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汉初时期农民有哪些困苦? 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初与西汉末年农民困苦的不同原因和共同原因?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