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有几次调整?这几次调整有何区别?

解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有几次调整?这几次调整有何区别?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解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有几次调整?这几次调整有何区别?
答案
①1953年至1956年对农业的改造,是解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第一次调整。
②从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调整。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再次调整。
区别:①三大改造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后两次调整都是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的调整。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而三大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适应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
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在解放后主要有三次。区别主要看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举一反三
“一五”计划的特点主要是(  )
A.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
B.将重工业放在发展的首要地位
C.工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兼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
A.1949年B.1956年
C.1966年D.1978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主要是因为(  )
A.当时我国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B.“大跃进”运动已给国家造成巨大浪费
C.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已进入困难时期
D.农民对人民公社化运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图二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图三 全国最大的大队级乡镇企业——四川邛崃县凤凰农工商联合企业成立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什么事件?有何意义?
(2)图二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意义如何?
(3)图三反映出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一趋势有何意义?
(4)从图一到图三,你认为发展我国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是***总理110周年诞辰。他是新中国在国内、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台湾的国民党官员对(尼克松)这样说:“在内战时期,只要有***一个人在我们这边,那今天台湾流亡的可能就是***了;安居于北京的则可能是我们。”
小题1:举出一例国共内战时期,***领导的反抗国民党统治的重大斗争史实。(2分)
材料二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



 


 
  
图一                                      图二
图一 1951年6月18日。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图二 1971年11月8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小题2:据图1,指出“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这句话的历史背景。(2分)
小题3:图2中的“中国人来了”的最主要的依据应该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20世纪70年代,美国应对“中国人来了”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
材料三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具有的这种儒家精神的美德,使他赢得了中国人民对他的永久爱戴。群众对他的热爱,在中国的政治上也变成了一股绝无仅有的力量。”
小题4:“儒家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小题5: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赢得中国人民对他“永远的爱戴”的原因有哪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