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总理110周年诞辰。他是新中国在国内、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台湾的国民党官员对(尼克松)这

2008年是***总理110周年诞辰。他是新中国在国内、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台湾的国民党官员对(尼克松)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是***总理110周年诞辰。他是新中国在国内、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台湾的国民党官员对(尼克松)这样说:“在内战时期,只要有***一个人在我们这边,那今天台湾流亡的可能就是***了;安居于北京的则可能是我们。”
小题1:举出一例国共内战时期,***领导的反抗国民党统治的重大斗争史实。(2分)
材料二下面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



 


 
  
图一                                      图二
图一 1951年6月18日。标题是:共产主义分子***。下面的小字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图二 1971年11月8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小题2:据图1,指出“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这句话的历史背景。(2分)
小题3:图2中的“中国人来了”的最主要的依据应该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20世纪70年代,美国应对“中国人来了”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
材料三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具有的这种儒家精神的美德,使他赢得了中国人民对他的永久爱戴。群众对他的热爱,在中国的政治上也变成了一股绝无仅有的力量。”
小题4:“儒家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小题5: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赢得中国人民对他“永远的爱戴”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案

小题1:1927年,领导南昌起义。(2分。答出其他史实,只要符合史实,也可得分)
小题2:新中国成立时,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继续坚持国民党政权代表中国。(2分)
小题3: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2分)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分)
小题4:仁、仁政或民本思想。(1分)
小题5:对中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贡献;非凡的外交才能;伟大的人格力量。(4分)
解析
本题以热点***诞辰110周年为切入点考查近现代中国历史,问题较新,题目的设计也较灵活,其中(2)问和第(3)问的设问很巧妙,要抓住时间结合当时的背景考虑回答。
举一反三
新中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直接目的在于
A.实现少数民族独立自主的权利B.对少数民族实施特殊的保护
C.防止可能出现的民族压迫情况D.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华社莫斯科2006年9月15日电:普京在给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的第14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的贺词中说:俄罗斯认为不结盟运动是现代国际关系构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面临着如恐怖主义等的新的威胁,应对这些挑战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寻求集体解决办法。普京的话表明
①当今,第三世界国家仍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活跃在国际社会 ②不结盟运动对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至少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制约作用 ③俄罗斯希望与不结盟运动国家结成政治联盟 ④俄罗斯反对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滥用反恐政策
A.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新中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变化,这两种观念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大政方针,还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服装最能反映出广大人们的衣着强烈地受到“战争与革命”观念影响的是
A.列宁装B.中山装C.草绿色军装式样的服装D.夹克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②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④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大国主导的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境外设厂是多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选择,如海尔、TCL、创维等在墨西哥、俄罗斯、匈牙利、捷克等国建立了众多的海外彩电生产基地和合资公司。下列关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国际竞争,壮大企业实力
B.说明中国经济可以通过海外市场做文章
C.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D.给中国主权和经济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