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康母(come)去是狗(go)”,“一个铜板叫文到来(one  dollar)”曾经是近代风靡上海的“洋泾浜”英语。这种现象是:A.崇洋媚外心态的反应B.

“来是康母(come)去是狗(go)”,“一个铜板叫文到来(one  dollar)”曾经是近代风靡上海的“洋泾浜”英语。这种现象是:A.崇洋媚外心态的反应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来是康母(come)去是狗(go)”,“一个铜板叫文到来(one  dollar)”曾经是近代风靡上海的“洋泾浜”英语。这种现象是:
A.崇洋媚外心态的反应B.殖民同化政策的反应
C.中外交流的需要D.当时的上海英语教育水平很高

答案
A
解析
这种英语,是对英语的汉语拼音化,自然也就无法满足中外交流的需要,排除C,也看不出.当时的上海英语教育水平很高,排除D,如果英国要对当时的上海进行殖民同化,也不可能会允许这种汉语式的英语,因此,是当时一部分人崇洋媚外心态的反应。
举一反三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改革是要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完善当前的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其间既有推动社会转型的全面改革,也有补偏救弊、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改革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
请回答:
(1)这两种类型的改革分别有哪些?举例说明。(中外各一例)(7分)
(2)请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高度概括“改革”的根本原因和积极影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其基本内容是一化三改②特点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③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④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惟一的经济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的是                        (   )
A.重工业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D.农业和商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