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社会特有的服饰景观是A.长袍马褂B.西服革履C.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D.华冠儒服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社会特有的服饰景观是A.长袍马褂B.西服革履C.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D.华冠儒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近代社会特有的服饰景观是
A.长袍马褂
B.西服革履
C.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D.华冠儒服

答案
C
解析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近代社会是中西方的交流、碰撞的结果,文化领域体现了这一特点。
举一反三
鸦片战争后,中国服饰的变化反映了
①近代前期的历史是向西方学习的历史 ②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中国服饰的改革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①②B.①③
C.②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
A.“竞尚洋装”
B.“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C.西餐馆的出现
D.西式洋房的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铁路是交通建设的重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然而,铁路在近代中国却命运多舛。义和团的神帖中……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这一做法说明了
A.铁路的修建夺民生计
B.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C.没有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
D.铁路、轮船作为新事物没有被人们接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1914年前,面粉每年入超。从1915年起,变为出超。1915年至1920年,面粉出超量由0.2895万吨增至17.2485万吨,增加了59倍以上。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也由48.4万余枚增至124.8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9%。
材料二: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的面粉工业迅速复兴,从1921年起就开始抵制中国面粉的输入。1922年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面粉和小麦开始大量输入中国,外资在华面粉工厂也开始扩展,使中国的面粉工业很快遇到了萧条的厄运。1922年6月,上海的面粉厂开工者占总数的75%,7月份减少至40%。1922~1926年,江苏省有5家新面粉厂成立,而***者则达7家;天津的10家面粉厂有4家***,其余6家屡经改组仍难以维持;东北的面粉厂则由原先的近30家减至十几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都有哪些?(5分)
(2)材料二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依据材料,回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5分)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杭州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质检26题)(12分)下列的五幅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材料:
 
请回答:
(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这位同学确定一个研究课题。(2分)
(2)从这五幅图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有效的深层信息?(8分)
(3)如果你来研究这个课题,你认为还可以搜集哪些材料?说明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