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6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受命督办江南军务,总结了与太平军为敌的经验教训,形成了

(2009年4月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6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受命督办江南军务,总结了与太平军为敌的经验教训,形成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9年4月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6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受命督办江南军务,总结了与太平军为敌的经验教训,形成了“迅克安庆,大局乃有挽回之日,金陵乃有恢复之望”的战略思想。他对太平军东征一举,置于次着,率湘军分三路全力进攻安庆,并于四月合围。……曾国藩率湘军攻下安庆,即把湘军大营所设的内军械所加以改组,设立“安庆内军械所”,仿制洋枪、洋炮……虽然仍用手工制作军火,时移势转,渐改为利用机器、动力生产,竞成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最早一家。
材料二 江西也“凋敝异常”;特别是沿长江一带,数百里间,不闻鸡犬声。安徽通省破坏严重,从安庆往皖北的宿、毫一带,“千余里间,人民失业,田庐荡然”。田地荒芜,耕种无人;“终日不过行人,百里不见炊烟”。
材料三 然而,以富求强的历程十分艰难。不论官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的民用
企业,技术力量和机器设备都要依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购买和安装,甚至运转都要受洋人的把持……在军工企业里,资金和产品由政府统一调拨,不存在利润问题,因此成本高昂,生产效率很低。在民用企业里,因为吸收了商股,产品要讲利润。但又因官府把持,官僚们常常借“官督”之便,侵吞商股,化公为私,贪污舞弊,安插亲信,致使企业管理极为混乱。加上清政府对新式企业进行敲榨勒索,许多企业毫无生机……
材料四 基督教文化本质上是排他性的。它以“优越文明”的姿态,鄙视中国的原有文
化,反对祖先敬奉,排斥儒家学说和传统习俗,这就不能不引起中国官民的抵制。……其中著名的有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元年的贵阳教案,同治元年的南昌教案……八年的安庆教案、建德教案等等。同治九年(1870年)的天津教案,是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教案。每次教 案发生后,法国等国外交官立即向清政府施加压力,甚至调派军舰以武力相威胁;而清政府 则是一次次的屈服,以赔款和惩处反洋教人士来结案。……清政府所采取的政策,不但不能 平息民、教之间的矛盾,反而使教会更加肆无忌惮,使民众积怨更深,以致光绪朝的教案以更高频率、更大规模地爆发出来……      ——以上材料摘自《清代简史》
(1)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安庆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经历。(9分)
(2)阅读材料三,你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4分)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
国该如何进行近代化?(8分)
(3)依据材料四,分析近代“教案”反映了什么问题?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4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教案”问题上的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
答案
(1)安庆是太平天国与湘军争夺的政治军事重心,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战争使安庆地区的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9分)
(2)技术设备严重依赖西方国家I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摆脱西方 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l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近代民主政权,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办近代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l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吸取他国失败的教训。(任答出4点得8分)
(3)反映了近代西方在侵略中国过程中的中西方文化冲突。对此清政府采取了祖教抑民的 政策。(4分)
(4)影响:进一步激化了中外矛盾,导致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联合侵华(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分)
解析
本题以近代西方在侵略中国过程中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为中心来命题的
举一反三

(2009年广东省高考预测[四]29题)(16分)文明是人类良知和智慧的结晶,摆脱野蛮而日趋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文明的进程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从区域到全球,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在历史的发展中,各种文明在不断发展进步,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和平交往是人类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但也存在暴力交往的消极方式。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华农业文明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1)、近代史上,西方工业文明不断地向中国扩张,对中国农业文明提出挑战,请概述其扩张和挑战的史实。(10分)
(2)、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中国不同阶层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请概括并举例加以说明。(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历史上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是指
A.1959~1961年B.1960~1962年
C.1953~1956年D.1949~1952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在城镇化发展中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发展方向,目前已初具规模的有
①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②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大北京城市群 ④闽南三角洲城市群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记者进一步直率地问(荣毅仁):“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荣毅仁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凯歌行进时期》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3分)
(2)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认识荣毅仁所代表的阶级的?据此采取了什么政策?(6分)
(3)荣毅仁的得失论反映了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情况
项目
1949年
1952年
比1949年增长%
工农业总产值
466亿元
810亿元
73.8%
国民收入
358亿元
589亿元
57%
材料二:1967~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
财政总收入
1967年
2104.5亿元
419.4亿元
比上年下降
10%
25%
1968年
2015.3亿元
361.3亿元
比上年下降
4.2%
13.9%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1992年
比1978年增长
比1949年增长
国民总产值
24000亿元
7.18倍

国民收入
17400亿元
5.78倍
48.6倍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出什么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问题?原因何在?
(4)综合三则材料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致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有何经验教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