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该诗句的风格是(  ) A.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B.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C.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该诗句的风格是(  ) A.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B.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C.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该诗句的风格是(  )
A.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B.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
C.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格D.20世纪欧洲的现代主义风格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西风颂》是雪莱的作品,雪莱和拜伦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文学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因此选B。
点评: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发展:
盛行时期
文学流派
背景
特点
主要成就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文学
革命与战争不断,政治黑暗、不平等,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发掘人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雨果《巴黎圣母院》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19世纪
30年代后
现实主义文学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制度逐渐巩固,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关注社会问题,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20世纪
早期
萧伯纳《苹果车》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20世纪
世界文学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影响。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反传统、无逻辑和非理性。
海明威《老人与海》
贝克特《等待戈多》
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党的正确文艺政策
表现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高尔基《母亲》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亚非拉美民族文学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反对殖民压迫的思想
泰戈尔,鲁迅,马尔克斯等

举一反三
《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A.体现了启蒙思想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彰显了冒险精神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迷惘的一代”一语源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小说写的是一战后,一群流落法国的美国年轻人,由于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空虚、苦恼和忧郁,对社会不满,对前途失望,只能在沉沦中度日。由此可以看出《太阳照常升起》属于下列哪一文学流派(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魔幻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在作品中写道:“如果有可能,我将教导石头飞起来打击世上的暴君!”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拜伦的诗篇具有(  )
A.现实主义风格B.现代主义风格C.古典主义风格D.浪漫主义风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的是19世纪早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浪漫主义主要特点是: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这一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是
A.受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冲击,人们从理性主义中惊醒而陷入怀疑、迷惘、苦闷中
B.各国改革或革命成功后,人们对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理性”王国愤懑与失望
C.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思想领域兴起了反封建、反教会特权的斗争
D.战后各国进行改革,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这种观点应属于哪一传统美术流派的主张(  )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