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 |
A.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十年“文革” |
答案
C |
举一反三
下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造成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的是 |
[ ] |
A.1952年土地改革 B.1954年农民入社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
|
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 |
[ ]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曾流行过一个口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的国家***认为,中国将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出现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由于 |
[ ] |
A.吸取了“大跃进”运动的教训 B.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
下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 |
|
[ ] |
A.“大跃进”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 ] |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