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试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

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试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

题型:河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试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     ]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
B、当时国家***对农业特别重视,提出“以粮为纲”
C、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
D、人们为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
答案
D
举一反三
仔细观察下面“1949—1966年新中国工业、农业国民收入统计图”,图中C处工业、农业国民收入情况发生的变化的原因是
[     ]
A.中共八大做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
B.三大改造促进农业发展
C.中苏关系恶化导致工业停产
D.左倾错误破坏经济正常发展模式
题型:0119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     ]
A.文章极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
B.“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
C.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题型:0119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题型:0119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

[     ]

A.“大跃进”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 时期
题型:0116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题型:湖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农民在分配土地

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