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生产工具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上面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的产生有哪些条件?______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生产工具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上面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的产生有哪些条件?______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生产工具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上面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的产生有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经济结构有何特点。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3)据材料三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  下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吉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图一

图二
(1)条件:铁犁牛耕的推广(或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近代工业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原因:工业文明冲击。
(3)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理由: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提高了生活水平。
(5)变化:农民认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是金钱。原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意识增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包括
①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改变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④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60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所指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秘密签订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     ]
A.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根本变革
B.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已经开始
D.农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向小康迈进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够。”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     ]
A.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召开于1978年底
B.使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C.作出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