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报记者对“安徽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专访的摘要:记者:当时农民分地的背景是什么?亲历者:当时面临的情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报记者对“安徽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专访的摘要:记者:当时农民分地的背景是什么?亲历者:当时面临的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报记者对“安徽实行包干到户”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进行专访的摘要:
记者:当时农民分地的背景是什么?
亲历者: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农民连吃饭都成问题,体制束缚了中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干部都不敢讲真话,口号上喊“人民公社年年好”,其实生产力却是年年大倒退,农民怨声载道。
记者:在当时的情况下搞包产到户的阻力很大吗?
亲历者:农民们走出了这一步,很多人都是反对的。有一位老同志干脆直说:“这是胡闹!”                                
(1)据上述材料概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2分)
材料二  下图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秘密开会,决定分田单干,写下保证书并签字画押。保证书的主要内容是:

他们保证完成向国家上缴的公粮和统购粮;若队干部因包产到户坐牢,他们保证把队干部的孩子养到18岁。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
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资料
年份
人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
110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
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000斤
(3)材料三表格中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5分)
(4)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简析小岗村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2分)
答案
(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体制束缚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2)反映的历史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从此推动了全国农村的改革。(4分)
(3)说明:1979年小岗村生产队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都大幅度提高,还了贷款,交售了粮食。(5分)
(4)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
A.单一的公有制B.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C.非公有制经济为主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改革开放30年流动农民工统计表》,表中数字所反映的这一现象
A.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B.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农村人多地少
C.完全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使然D.受农村自然灾害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其长远意义不包括
A保持工农业平衡发展     B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C 加速城镇化进程         D丰富城乡人民生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解放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企业的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50年—1980年主要年份城镇人口比重表


从上表中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B.我国农村人口仍占多数
C.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落后于世界水平
D.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