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6分)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西方观念中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立民主为政体,故利民之智”,中国“以专制为政体,故利民之愚”。他们还认为,“盖自秦以来,当世之谓孔学者,君学而已……无用者君学也,而非国学”。他们还认为传统“夷夏太防”的观念导致中国文明既不能自我光大,又不能吸收外来文化,衰败不可避免,进而主张“国粹者,助欧化而愈新”……发起了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的“古学复兴”运动。 ——据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材料三 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美国和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希望。 ——据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三个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12分) (2)材料二中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衰落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粹派为什么认为他们发起的古学复兴运动“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12分) (3)材料三中,西方环保主义者到中国来的政治背景是什么?(6分)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否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6分) |
答案
(1)17—18世纪:中国农耕文明发达。(3分) 19世纪: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侵略、掠夺的对象。(3分) 近年来:中国威胁论;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中国成为西方强有力的竞争者;中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抵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6分任二点,每点3分) (2)衰落原因:专制政体导致民智低下;秦汉以后的儒学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骄傲自大的传统观念导致文明封闭。(6分) 说明:形式相似,都借助古典(古代)文化;内容相同,都批判封建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6分) (3)背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6分) (4)不是。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文革中民主法制遭严重破坏;思想僵化。(6分。仅作判断没有说明理由不给分) 是。当时的中国人们生活方式简单,资源消耗少;人们崇尚节俭;生活方式符合环保要求。(6分。仅作判断没有说明理由不给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首先要明确“中国龙”的含义,然后再依据时间背景来分析“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17—18世纪时,中国是封建社会的末期,农耕文明十分发达,而19世纪中国衰落而被列强蔑视,近年来,即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国力的增强,所以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也在变化。 (2)第二问,有关原因的问题,材料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立民主为政体,故利民之智”,中国“以专制为政体,故利民之愚”表明衰落的原因是是专制体制下中国的人民对民主的认识不清,民智未开,这是重要原因,其他原因材料中也有体现。第二个小问题可以从文艺复兴与国粹派变革的形式、内容来分析即可。 (3)第三问,西方环保主义者到中国来的政治背景首先要依据材料中提供的时间来分析,然后结合当时的背景及材料提供的相关内容分析。1970年是中国还未开始改革开放的时代,国家的经济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与原则还没有形成,材料中的也有所明确的体现,学生需要概括材料内容即可。 (4)第四问,本题考查中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社会现实。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状况来分析。1970年的中国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还很落后,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还处于非正常的情况之下,所以不能说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
举一反三
下表显示了中国某一时期各类企业出口走势比较,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我国
年份
| 国有企业
| 外资企业
| 民营企业
| 比重(%)
| 比重(%)
| 比重(%)
| 2001
| 42.5
| 50.1
| 7.4
| 2003
| 31.5
| 54.8
| 13.7
| 2007
| 18.5
| 57.1
| 24.4
| A.对外开放的格局正初步形成 B.民营经济也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C.国有企业改革有待全面展开 D.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得到改变 |
《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歌中的两个“春天”分别喻指 ( )A.“三步走”部署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B.建立经济特区和***“南方谈话” | C.国企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 |
|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1992年,***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 ) 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
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 )A.阐明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 | D.评价了***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
|
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