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这12个关键字定位于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材料

十七大报告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这12个关键字定位于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材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十七大报告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这12个关键字定位于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材料一 有人认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重大的国际战略机遇期。如果说(近代以来)我们确曾有过“机遇期”的话,……19世纪6O、70年代的“同光中兴”(同治到光绪年间)大概可算一次。……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时,对外仍采取所谓“两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
一一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19世纪60、70年代的同光中兴”的机遇期指什么?(2分)中国丧失这个机遇期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4分)
(2)新中国成立后,出现20余年“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中国未能赢得这次机遇期的国际、国内因素有哪些?(5分)  
答案

(1)机遇期:两方工业革命扩展,地主阶级洋务派实施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2分)丧失因素:地主阶级顽同派和外国资本的破坏、阻挠;洋务运动未触及封建制度,最终宣告***。(4分)
(2)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长期隔绝。(1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1分)中共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国情认识出现偏差;(1分)指导思想上犯了“左”倾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2分)
解析

(1)首先要根据时间判断出同光中兴具体指洋务运动,根据对洋务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来回答中国丧失机遇的原因;(2)首先从世界范围内的大背景来分析错失机遇的原因,再从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连续左倾错误的状况来分析国内的诸多原因。
举一反三
***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对改革开放的意义主要是
A.消除了人们姓“资”姓“社”的困惑,解放人们思想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C.体现了改革以人为本的特点
D.为改革开放指明了今后的工作重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中国经济周刊》发布了首份《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其中80位企业家和20位学者入选。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根本性的变化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多种所有制的出现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私营经济的发展D.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某课题研究小组在对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
(1)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列举两个具体史实加以说明)(2分)
材料二 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2)为什么说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4分)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而(改革开放前长期进行的)经济积累又奠定了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3)如何理解“抗战胜利后,民族复兴之路遭遇到艰难的国际政治环境”?(2分)
材料四 “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那一年“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4)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有什么主要表现?(2分)结合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民族复兴的梦想会在1946年破灭却在1978年变成现实?(4分)
(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的认识。(4分)
2007年世界十大流行语中排在第10位的是“Chinese"’。这个词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 
①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②中国正在崛起 
③中国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④汉语成为世界统一语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08年广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年5月,***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分)
(2)为了“后来者居上”,***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