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四个城市。(4分)
(2)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请问该格局的具体内容与特点是什么?(7分)今天的对外开放与近代的对外开放最大区别是什么?(3分)
(3)作为沿海开放省份的江苏,有哪两个城市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4分)
答案

(1)深圳特区、珠海、汕头、厦门(4分)
(2)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7分)最大的区别是开放的背景不同。(答具体内容也可)( 3分)
(3)连云港、南通(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考察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分别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第(2)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近代开放与现代开放最大的区别是北京的区别,一个是被迫开放,一个是主动开放;第(3)问,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为连云港、南通两个城市。
点评:比较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晚期,中国两次对外开放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并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背景:①旧中国的“开放”是被英国打败后,腐朽落后的清朝被迫进行的;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党中央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自主实行的。②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今天的对外开放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性质: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和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内容:①旧中国的“开放”是列强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进行经济侵略。②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影响:①旧中国的“开放”使中国丧失独立主权,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掠夺。②今天的开放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根因:①前者是处于封建落后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后者是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独立自主。
举一反三
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B.沿海经济开放区C.经济特区D.内地开放城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星智力快车》的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答题的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正确的是
A.深圳B.广州C.厦门D.上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这位老人(***)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建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原因包括
①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
②它们离港、澳、台较近,是著名侨乡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