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8分)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阅读下列材料: (8分)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指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哪四个城市;(4分)
(2)从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 (4分)
答案
(1)深圳特区、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4分)
(2)既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又可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  (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问实际是考查经济特区,“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邓小平等领导人决定对外开放,1979年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2)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点评: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重点问题有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其教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互联网的普及等。
举一反三
中国的经济在1840年之后和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后,都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从国际贸易角度看,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
A. 贸易是否有自主权    B 国家是否独立   C.贸易是否对等    D.贸易是否有利于中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奥运会的六个协办城市天津、秦皇岛、上海、沈阳、青岛和香港,其中哪些城市曾经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开辟为通商口岸,1984年又成为沿海开放城市的(  )
①天津 ②秦皇岛 ③上海 ④沈阳 ⑤青岛 ⑥香港
A.①②③B.③⑤⑥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卫报》1979年9月24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当时中国影响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
A.人口基数过大B.经济模式单一C.社会思想保守D.阶级斗争尚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浦东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