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④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答案
A |
举一反三
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
[ ]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
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 ] |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
下图所示重大新闻事件,日本多数民众的反应最有可能是 |
|
[ ] |
A.反对中美关系的缓和 B.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C.呼吁致府改善中日关系 D.支持政府既往对华政策 |
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请为下列一组新闻图片选择一个最贴切的主题 |
|
[ ] |
A.破冰之旅 B.和平共处 C.走出冷战 D.对外开放 |
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可以说明 |
[ ] |
A.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B.美国开始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C.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