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制约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贸易中的摩擦问题B.中美关系的发展状况C.两个民族的对立情绪D.日本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

当前制约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贸易中的摩擦问题B.中美关系的发展状况C.两个民族的对立情绪D.日本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当前制约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贸易中的摩擦问题B.中美关系的发展状况
C.两个民族的对立情绪D.日本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时政问题的理解能力。二战结束后,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侵华罪行,这是当前影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因素。
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中非宣布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举一反三

(15分)2006年俄罗斯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中国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互办“国家年”是中俄元首为了确保中俄关系长期稳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创举。(“俄罗斯年”徽标图案为代表中国和俄罗斯的大熊猫和棕熊,图案上用中俄文书写“携手共进”。)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材料二  俄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图和井冈山会师图。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俄两国革命的“路”有何异同?(3分)简要指出造成两国革命道路之“异”的不同国情。(2分)
材料三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因此,苏联在资金分配上,侧重支持重工业。头两个五年计划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4.2%和82.8%。
——中国大百科在线
1930年1月5日,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又一次教导俄国农民,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人民网资料
(2)在“过渡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借鉴了材料三中苏联的哪些做法?(3分)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材料四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五 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七条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
——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3)材料四与材料五的中苏(俄)关系有哪些主要不同?(2分)反映了两个时期我国分别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发生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不包括                     (    )
A.推动两伊战争等重大地区冲突的公正、合理的解决
B.重视维和领域的工作,派军队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参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
D.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承诺人民币不贬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此语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多边外交B.睦邻友好
C.反对霸权D.不结盟
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不结盟运动,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A.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随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的
B.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美国对华态度决定的
C.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D.中国的对外政策变化是由国家实力变化决定的

2009年1月20日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宣誓就职。中美关系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商船横渡太平洋,从美国驶抵中国通商口岸——广州,与当地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并于次年5月返抵纽约。这是迄今所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交往。随船而来的萧卫少校曾有一则这样的手记:“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这一天就是1784年8月28日。”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但抗战胜利以后,美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材料四  1972年2月21日……这是个被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一瞬间。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把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平等地交换意见,弄清彼此之间的分歧,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摘自记录片《周恩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最初来到中国时,中国政府采取的是怎样对外政策?当时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源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与欧洲国家相比,一战期间,美国、日本对华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2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2分)
(4)材料四中,周恩来所说的“最辽阔的海洋”和“新的开始”各喻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开始”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4分)
(5)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珍·卡罗·贝里斯曾说:“中美关系并不由谁是总统来决定。”联系奥巴马当选,简述你对这段话的理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