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8月7日发表的《租界见闻》明确指出:“近十年来,上海巨变,成为东方第一商埠。”下列现象属于当时“巨变”内容之一的是A.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B.新式婚礼

1886年8月7日发表的《租界见闻》明确指出:“近十年来,上海巨变,成为东方第一商埠。”下列现象属于当时“巨变”内容之一的是A.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B.新式婚礼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86年8月7日发表的《租界见闻》明确指出:“近十年来,上海巨变,成为东方第一商埠。”下列现象属于当时“巨变”内容之一的是
A.中国人第一次放映电影B.新式婚礼开始举行
C.《申报》被市民争相传阅D.握手成为常见的礼节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提供的上海巨变的时间是1886年之前的十多年。A项是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B项是清末民初;D项是民国成立后,握手、鞠躬成为常见礼节;C项《申报》创办于1872年。故选C。
举一反三
假如你是晚清时期的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A.电影 B.电视C.报纸D.互联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中国近代报刊的最早创办者是
A.外国传教士B.清政府C.维新派D.革命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材料二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材料三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1)材料一中,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7分)
(2)根据材料二,《申报》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提供了哪些视角?并简要说明理由。(9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都客观公允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申报》发刊词中说“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由此能够判断《申报》
A.起初由外国人在上海创办
B.内容丰富,真实可信,通俗易懂
C.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D.服务的对象是大商人、政界人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