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  [     ]

1956年,***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  [     ]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1956年,***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  [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答案
A
举一反三
“双百”方针提出的最根本的目的是 [     ]
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
B.倡导科技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
C.克服把学术问题和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D.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区分两类 不同性质的矛盾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曾强调:“我们所主张的……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这里他是在阐释 [     ]
A.“双百”方针  
B.阶级斗争学说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二为”方向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呈现什么图线[     ]
A、

B、

C、

D、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文革”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 [     ]
A.“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D.“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