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田亩数是A.300亩B.200亩C.500亩D.100亩

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田亩数是A.300亩B.200亩C.500亩D.100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田亩数是
A.300亩B.200亩C.500亩D.100亩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变法的理论基础。(5分)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2分)
(3)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登基时与商鞅初到秦国时所面临的形势差不多,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已经很久,拓跋贵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如南方;而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远远落后于东方六国,“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1)据材料一,分析两次变法或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4分)
(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体现材料二观点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儒家学说B.兵家学说C.法家学说D.道家学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七雄中最早实行变法的是
A.魏国B.楚国C.秦国D.齐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商鞅变法的背景。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A.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相对落后的国家B.秦国贵族认同了商鞅的变法主张
C.秦国国君希望变法图强D.战国时各国纷纷变法,形成变法潮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