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争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固,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强国兼州城,而弱者丧稷。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哪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集·上五事札事》
材料四:及神宗朝,荆人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言。其诸害百姓者,可以为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之之势,一往而不反矣。
———《日知录·宋民风俗》
材料五:至元丰初,储积赢羡……元丰三年(1080年)遂于寺南作元丰库以储之,几(几乎)百楹。
———《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请回答:
(1)两次变法都遭到顽固派反对,请根据材料二、四,指出其反对变法的相同理由。两次变法中的顽固派在阶级本质上是否相同?为什么?
(2)分析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
答案
(1)都认为变法改变了祖宗之法,败坏了世道人心。本质不同。商鞅变法中的顽固派是旧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与改革派之间的矛盾是新旧阶级、新旧制度之间的矛盾。王安石变法中的顽固派是封建大地主、大官僚的代表,与改革派的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
(2)相同点:一定程度上变法都遭到顽固派反对,后来都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变法的倡导者遭迫害,但都取得很大成效。不同点:最终结果不同。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社会性质。王安石变法随着王安石下台而被废除,最终失败。
(3)认识: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②改革必然要触及某些旧势力的既得利益而遭到反对,因此改革道路是曲折的、艰难的,甚至是要付出代价的。③改革要取得成功,还须用人得当,实施得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可知其反对变法的相同理由,本质的不同可从阶级利益上去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3)问要打开思路,从多角度作答。
举一反三
商鞅变法中的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改革与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同时期的改革都与其时代主题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争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商鞅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商鞅的重农主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实行青苗法的实质。(4分)
(3)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措施的相同点是(  )
A.减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与人身控制
B.对统治阶级利益进行一定抑制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
D.改变税收的标准与方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是(  )
A.大动荡、大变革
B.东周分裂为七个诸侯国
C.兼并战争取代争霸战争
D.法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是(  )
①私人讲学风气兴起 ②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③兵家学说最合乎社会发展的需求 ④法家学说最合乎社会发展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