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促进了民族融合B.北魏宗主督护制-促使民族矛盾激化C.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促进了民族融合B.北魏宗主督护制-促使民族矛盾激化C.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促进了民族融合
B.北魏宗主督护制-促使民族矛盾激化
C.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
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巩固北魏的统治

答案
B
解析

举一反三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复杂,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
A.鲜卑族的落后B.统治者的腐朽C.战乱不休D.汉族的反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其主要表现有
①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农民      ②鲜卑贵族成为中原封建地主
③汉人胡食、胡服              ④《齐民要术》介绍黄河流域畜牧业生产技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材料三   理论上讲,“均田制”依靠的是耕地在纳税农民之间的定期再分配,但实际上究竟有多少耕地进行了再分配,这一点非常可疑。国内形势的稳定造成了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人口的增长尤为迅速,与土地资源的增长不相适应,其结果可想而知。多数农民从祖父辈继承的田地数量出现严重不足,这些土地大部分登记为永业田。于此同时,后代皇帝封爵土地日益增多,这样,可供分配纳税农民的土地数量便相对减少了。到8世纪的上半期,整个“均田制”明显地陷于崩溃。
——《浅谈北魏均田制》
材料四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2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均田制崩溃的具体原因? (6分)
(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北魏孝文帝画像,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①任用汉族地主           ②推行三长制
③胡汉服装融合           ④接受汉族文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 宋仁宗(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各自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4分)孝文帝、王安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7分)
(2)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