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指责王安石推行的某项举措使得“坊郭等第之民,与乡户均役;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这一变法法令是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北宋苏轼指责王安石推行的某项举措使得“坊郭等第之民,与乡户均役;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这一变法法令是A.青苗法 | B.募役法 | C.市易法 | D.方田均税法 |
|
答案
B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其中材料中涉及的是乡户和官员并事,显然是同样承担国家的徭役,所以这是募役法的核心,B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
举一反三
下列改革中,属于或包含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是 ①管仲改革 ②王安石变法 ③改土归流 ④“更名田” |
“人才之不足,或者归咎于科举,以为教之以课试之文章,非独不足以成天下之材,反从而困苦毁坏之。科举固非古,然观其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皆粹然于其中,则其与古之所谓‘学古入官’‘学而优则仕’者何异?”能够支持上述观点的正确史实是A.唐朝设明经科,培养了实用人才 | B.北宋设进士科,培养了人才 | C.王安石变法中重编教科书,整顿太学 | D.明代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 |
|
历史上的改革往往因专注前朝制度之弊,而忽视了创新制度存在的潜在危害,给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以下各项突出地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北宋初的军事改革 ②北宋的财政改革 ③王安石的募役法 ④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 ⑤唐募兵制 |
(8分)北宋的制度变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概括北宋初年“旧弊虽防,新弊渐生”的具体表现。(4分) (2)简述王安石为革除“新弊”采取的措施及效果。(4分)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熙宁四年宋神宗、王安石、文彦博等在讨论募役法之利害时,文彦博奏曰:“祖宗法制俱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神宗反问他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失不便?”文彦博则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史学月刊》 材料二:他没有满足平民的平分财产的要求,但下令取消当时所有的公私债务,这样,至少使当时的穷困者不再负担任何债务;同时不仅废除了“债务奴隶”,也禁止今后任何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这就防止了自由公民分化成主奴两个阶级。夫人的借贷收不回来,财富当然要“缩水”,但他们已我在自己手中的财富却没有被剥夺,更无肉体被消灭之虞。 ------《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说明北宋政府讨论的问题是什么?从材料可以判断文彦博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依据又是什么?(5分)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10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