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的上奏
材料二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
——摘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材料三  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摘自汤江浩《王安石——勇进人生》
材料四  欧阳修认为,春季“青黄不接之时,虽不户户缺乏,然其间容有不济者。以为惠政,尚有说焉”。秋季“正是蚕麦成熟、人户不乏之时,何名济缺?直是放债取利尔”。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宋中期进行社会改革的背景(不得摘抄原文)。(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变法中实施青苗法的目的。(2分)
(3)苏辙、欧阳修认为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弊端?(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王安石变法有何认识?(4分)
答案
(1)背景:边患严重;财政困难;官员冗滥;赋役繁重;农民反抗(1点1分,任意4点得4分)
(2)目的:保护自耕小农、抑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1点1分,任意2点得2分)
(3)弊端:官吏贪污腐败,无法禁止;百姓易借难还,政府追讨,易激化矛盾;政府放贷取利,增加百姓负担。(1点1分,任意2点得2分)
(4)认识: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改革过程中应妥善处理增加财政收入与保持社会福利的关系。(1点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答出“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得1分,本题不超过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北宋中期,很多废弃的水利工程得以修复,大量的荒地辟成良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推行青苗法B.实行募役法
C.颁行农田水利法D.推行免役法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学三舍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材料二:德国是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宗教改革以后新教教派在德国占据优势并控制着德国的各级教育。各个封建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从16世纪起,特别是在十七八世纪竞相颁布强迫教育法令,并于1872年将6至14岁的八年初等教育定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萨克森学制计划》也称为萨克森法令(the Saxon Code),由梅兰克顿执笔、路德修订,是16世纪第一部学校法。《萨克森学制计划》以法律的形式要求萨克森地区实施世俗办学,为国家和教会培养具有新教信仰、具有良好德行的人材。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所涉改革发生的主要原因。(6分)
(2)据材料分析宋代教育与宗教改革后德国教育的异同。(12分)
(17分)改革不可避免会遇到各样的问题,但改革仍不失为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摘自历史风云网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北宋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
材料二 (王安石)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宋史/卷 三百二十七》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夺利益的措施?(3分)
材料三 《宋史‘司马光传》中有这么一段关于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问在1068年底前后的争论: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来得善理财故也。
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王安石与司马光论战的观点。(4分)
材料四 以下是一组关于王安石变法成效的不同说法
说法l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问栈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王安石《后元丰行》
说法2 (南宋)朱熹尝论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之极矣。”
——《宋 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
(4)以上两种说法在评价王安石变法上都存在一个什么问题?(2分)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王安石的正确认识。(4分)据此你认为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的态度?(2分)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2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4分)
材料三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四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五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
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四,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
(4)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提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政治家是
A.商鞅B.范仲淹C.王安石D.康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