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A.日本臣民无条件享受选举和被选举的民主权利B.法官由选举产生C.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D.内阁只对议会负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A.日本臣民无条件享受选举和被选举的民主权利 | B.法官由选举产生 | C.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 | D.内阁只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天皇负责 |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内阁只对议会负责而不对天皇负责,此时日本是真正的君主立宪政体,天皇成为国家统治的象征和“虚君”,答案选D,A B C三项内容规定早于19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主要依据。(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 |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
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 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 |
|
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标志事件是( )A.黑船事件 | B.大盐平八郎起义 | C.“大政奉还”事件 | D.“戊辰战争” |
|
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具有封建性特点的是 (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 | 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