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认为:“区分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最重要的标志乃是人民通过大规模的政治组合参与政治并受到政治的影响。”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民众参与政治的新走向。阅读材料,回

亨廷顿认为:“区分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最重要的标志乃是人民通过大规模的政治组合参与政治并受到政治的影响。”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民众参与政治的新走向。阅读材料,回

题型:0111 模拟题难度:来源:
亨廷顿认为:“区分现代化国家和传统国家,最重要的标志乃是人民通过大规模的政治组合参与政治并受到政治的影响。”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民众参与政治的新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仅1912年间,大小各种政党团体就曾出现300多个,如自由党、社会党、工党、统一共和党等。在民国建立后的一年左右时间中,全国的报纸由清末的约100种,迅速增加至500种,总销数达4200万份,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从1912年底到1913年初,中华民国各省进行议员的选举,初选、复选都热闹非凡,各个政党纷纷采取公开发表演说的方式开展竞选活动,使得政治性的演讲、报告会一时蔚然成风。——郑炳凯《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参与变化的实证研究》
材料二:民国初年,这些政党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不会受到制度上的有效监督。每当召开国会期间,那些议员们前呼后拥地先住到甲党招待所,得到各种好处与红包,承诺投该党的票,然后再到乙党招待所住下,同样再得到好处费,并答应投该党的票。——萧功秦《第二次选择:辛亥革命后的多党议会民主》
材料三:民众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这就是模仿西方的道路,西方怎么变,我们就跟着怎么做。——张朋园《夸大辛亥革命不合适》
(1)民国初年,民众取得了参与政治的权利,这体现了孙中山哪项政治主张?当时的宪法是如何规定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年民众积极参与政治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初年民众积极参与政治”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民权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2)人民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化。组建政党、社团;创办报刊,评说时政;进行政治演说,宣传政治主张;选举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各级议员;取得了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护国运动的胜利。
(3)人民的政治参与,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但是,由于简单模仿西方、缺少制度约束、社会条件不足,民众政治参与存在弊病。中国的政治民主化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举一反三
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
A.共和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
材料二 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
材料三 它(辛亥革命)对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远远超过1840年鸦片战争的影响和作用力。从社会转型的角度上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因为随着辛亥革命,中国社会才发生真正的结构上的变化。——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材料二可研究民国初期哪些历史主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你对辛亥革命具有“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C.临时政府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岳麓版教科书必修一中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这说明作者认为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变化在于[     ]
A.多样化、产业化
B.城市化、福利化
C.工业化、专业化
D.民主化、法制化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圆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为“圆”,主要是表达[     ]
A.“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C.民国建立,帝制终结
D.中华民国主权在民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