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
答案
举一反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你认为谭嗣同说这句话的真实意图应该是(   )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赞赏
B.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
D.指出中国政治领域发展长期相对停滞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我国地兼二带,民糅五族,泱泱大风,匪假外求,天然资格,举世莫吾媲也。而论者乃或欲效颦美国,剖之为若干独立小邦,使各自为政。彼美国沿历史已成之局,不得已而以此为过渡,我何歆焉?人方务合群小以为一大,我乃思剖一大以为群小,梦想倒颠,宁复过此……若夫悲观者泳流……谓共和政体万不能行于我国,至并以咎革命之非计,此其暗于事理,抑更甚焉。夫共和是否决不能行于我国,此非可以空言折人口也,必有待于他日之试验,此勿深论。然问国家之敝,极于前清时代,不行政治革命,庸有幸乎?欲行政治革命,而不先之以种族革命,为道果克致乎?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7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治态度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所学知识,对梁启超政治态度的变化加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海南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
题型:广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让国民从中受益
C.复兴传统史学
D.宣传历史进化论
题型:上海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