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C.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

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C.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C.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答案
A
举一反三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表达[     ]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
[     ]
A.经济竞争愈演愈烈
B.南北差距日益拉大
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4月在海南三亚成功召开的“首次金砖五国***峰会”,它是要联合广大南方国家,在“南北撕裂”的层面上,构建一个“非西方战略平台”、更或者是“非欧美战略平台”,以更好地进行南南合作,特别是中俄、中印、中巴(巴西所代表的南美)、中南(南非所代表的非洲)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战略合作。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全球化趋势
B.区域集团化
C.多极化趋势
D.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 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不包括 [     ]
A.欧洲共同体形成
B.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C.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