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922年印度和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①领导者倡导使用和平的斗争手段 ②领导者提出了争取独立的斗争目标③民族资,产阶级充当了运动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19年-1922年印度和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①领导者倡导使用和平的斗争手段 ②领导者提出了争取独立的斗争目标 ③民族资,产阶级充当了运动的领导力量 ④都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
答案
B |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所以只要对这两次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熟悉就会排除②④两项。迷惑性较强的是②主要在于甘地提出的是“自治”的目标,而不是“独立”。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见于中国之政体不合于时势之所需,故欲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 ——孙中山1896年《伦敦蒙难记》 材料二 革命、保皇两事决分两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保皇者志在扶满而臣清,事理相反,背道而驰,互相冲突,互相水火,非一日矣。 ——孙中山1900年《敬告同乡书》 材料三 1924年孙中山在回顾辛亥革命教训时提到,南京政府成立后,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媾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回答: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孙中山上述思想主张或认识。(13分) |
中国共产党重视当今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率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民已经免交“皇粮国税”,国家还要“反哺”农业;在“民生”问题上,孙中山先生曾作过的贡献是 ①“平均地权,家给人足” ②“三民主义”必须落实“民生主义” ③“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D.①②③④ |
(15分)【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中的两位先驱,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和“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
材料二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健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 材料三 李鸿章对孙中山的上书态度极为冷淡。那时,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李鸿章在芦台督师,得到他的上书,只是随便地说了一句:“打仗完了以后再见吧!”孙中山“听了这句话,知道没有办法,闷闷不乐的回到上海,……所有的希望完全成为泡影。所以到了这时候,孙先生的志向益发坚决,在檀香山就积极筹备兴中会,找人入会,一定要反抗满洲政府”。……在入会的秘密誓词中,明确地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目标。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1)请运用所学知识概要说明材料一中的两位先驱获得盛誉的主要理由。(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分析孙中山和甘地斗争道路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9分) |
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待我平等之民族,共同奋斗。”在当时孙中山看来,“世界上待我平等之民族”主要是指( )A.英吉利 | B.俄罗斯 | C.法兰西 | D.美利坚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如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现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令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问题: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述并评价孙中山思想的发展变化。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