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的其中一个坑呈“凹”字行结构,是兵马俑的指挥部,这个坑是(   )A.一号坑B.二号坑C.三号坑D.四号坑

考古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的其中一个坑呈“凹”字行结构,是兵马俑的指挥部,这个坑是(   )A.一号坑B.二号坑C.三号坑D.四号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考古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的其中一个坑呈“凹”字行结构,是兵马俑的指挥部,这个坑是(   )
答案
举一反三
A.一号坑B.二号坑C.三号坑D.四号坑
整座布达拉宫,浑然一体,呈现藏汉合璧的风格。下列描述中能体现布达拉宫具有汉族建筑特色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有致
B.采用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
C.殿内的木结构采用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
D.墙基深入岩层,部分墙体的夹层还浇注铁汁
下图是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它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建造的,为古代建筑的精品。它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仁寿殿B.智慧海C.佛香阁D.玉澜堂
下列宫殿曾是慈禧处理政事的地方(   )
①坤宁宫   ②养心殿   ③仁寿殿   ④乐寿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③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城市文明的历史最早,几千年来历史不断,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很多,现存古城很多,有许多古城的历史都在几百年以上,但留下来的东西并不多。据调查,包括已经批准的国家级和地方级文物大概有50余万项,而在欧洲发达国家,例如法国,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文物就有200余万项,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中国在保护历史街区、历史遗迹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北京市的四合院、胡同现在已经决定不再拆了。过去提出改造旧城的政策,现在也应该转变为整治旧城和保护旧城的政策,一部分重点地区可以进行翻建。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伴随古镇风潮的兴起,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仿古建筑。这些仿古建筑,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建筑风格和情调,与明清宫廷建筑风格极其相仿。近年来,房地产商又把安徽、江苏一带的农村民居建筑风格开发进了别墅楼盘之中,苏徽风格的仿古建筑大面积崛起。总体看来,目前城市中的仿古建筑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明清宫廷建筑风格,二是苏徽民居风格。
材料三 历史街区保持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二战后西方经济复苏发展时期,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但是不久人们发现,推土机随意改变着城镇的面貌,若干文物建筑可能被保存,但历史环境被破坏,特色在消失。人们意识到,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有历史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在珂本,1975年修订法律,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法律规定,“传统建筑集中,与周围环境一体形成了历史风貌的地区”应定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加以保护,先由地方城市规划部门通过城市规划确定保护范围,然后制定地方的保护条例。国家择其价值较高者定位“重要的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
请回答:
(1)读材料一,指出中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受保护的古城文物在历史时限和数量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2分)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对旧城由“改造”到“整治和保护”的政策调整说明了什么? (4分)
(2)材料二中所描绘的“仿古”现象是对城市文明历史延续的重视和保护吗?请结合材料简述其理由。(5分)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当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6分)
(10分)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于其既是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者,又在建筑设计上荟萃了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因而被称为中国古典园林之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颐和园风景             图二 苏州街            图三   谐趣园
(1)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三图说明颐和园在建筑上如何融入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3分)
材料二
啊!颐和园的景致十分灿烂,建筑师可以到这儿研究建筑工程,庭院艺术在这儿找到百科大全。可以说在这园子的建造完全是为了消遣,你看它早就是供应北京城的大水库,也灌溉京西郊区一大片稻田。哪一处都贯穿着人民的智慧与血汗,也苦费了科学钻研!这也许是叶赫那拉氏一生所***唯一好事。她并没有意识到她从覆灭的海军中。下一座宏伟而美丽的大花园。
——陈毅《颐和园划船》
(2)读完这首诗,请你概括出颐和园具备哪些历史价值?(3分)
(3)请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描述或评价,说出颐和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主要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