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下列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是A.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下列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是A.美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下列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是
A.美国B.英国C.联邦德国D.日本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尤其是日本,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在美国的扶植下,政府对企业在各方面大力扶植,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所以应选D。
举一反三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的阿登纳政府采用了一种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通常被称为
A.混合市场经济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D.政府主导型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圈地运动之初,失地进城农民被简单地看成流浪汉和“懒汉”,为此,英国政府通过“血腥立法”加以严惩。后来在1601年,英国政府又通过了著名的伊丽莎白法即“旧济贫法”,为失地农民创造了多种就业的方式。到1834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新济贫法”。
——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二战后,为安置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以吸纳从农村中分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合作事业,拉长产业链,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③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产业人才。日本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开始采取措施促进非农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鼓励劳动力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就地转移。
——马克继《日本经验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材料三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开放和建立经济特区,吸引了大批民工。广东省成为四川省第一劳力输出大省,最高峰时曾达到500万,占四川民工省外输出的80%以上。四川省内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及四川省内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吸引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据统计,四川城乡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由1990年的12.3%上升到2003年的28.6%,其中大部分就业岗位由农民进城人员取得。
——郭正模《近期四川向珠三角地区劳力输出的趋势、问题与对策》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二,比较分析英、日两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同特点。(8分)并结合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政策对英、日两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6分)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四川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认识。(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林德贝克批评说,“这种经济患上了‘动脉硬化症’,对劳动缺乏刺激作用,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放慢或停滞”。他所批评的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高度发达的福利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德国实行社会市
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末,中、俄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市场经济体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照搬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
D.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凯斯·芬斯登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说:“自然,以前有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国家的生产资源。然而,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是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B.资本家丧失了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C.国有经济的比重日益上升D.股票分散化,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