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惨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二 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缺乏御寒装备的德军寸步难行。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伤无数,苏军乘机反击,歼敌50余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请回答: (1)在莫斯科,俄国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3分) (2)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8分) |
答案
(1)对付拿破仑:制造空城,利用严寒,诱敌深入,在敌人退却时不断袭击。对付希特勒:集中兵力,利用严寒,奋力抵抗。 (2)局势:德国军队征服北欧、西欧许多国家,锋芒正盛。丹麦、法国等国投降,唯有英国在顽强抵抗。 意义:消灭了法西斯军队,打击了其嚣张气焰;打乱了法西斯德国的战略部署,宣告德军“闪电战”的***。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第(1)问,只要阅读材料,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第(2)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 ——孙中山 材料二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两次战役“性质的不同”?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6分) |
1940年10月日本军事检阅时,日本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向裕仁天皇行鞠躬礼(见右图)。有人认为,真正的权力天平却正好相反,裕仁天皇虽被日本人奉为活着的神明,但他在日本外交政策上却不起任何作用。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当时日本的外交重点是对外进行战争 | B.当时日本的政局已为军部所左右 | C.当时东条英机已在国内享有较高威望 | D.当时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军事建设 |
|
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 )A.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 B.国内群众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 | C.法西斯势力得到军队与统治阶级的支持 | D.利用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 320亿金马克,限42年付清。其中法国获得赔款总额的52%。
材料二 法国:赶快按期支付,不然的话走着瞧。德国:我没钱,要求延期。英国:还是同意德的要求吧。 材料三
材料四 《相互保证公约》:保持德国与比利时、法国的边界现状,遵守《凡尔赛和约》中关于莱茵区非军事区的规定,如有一方发动侵略,英、意就立即援助受到侵略的一方。 《仲裁条约》:它们之间的争端,如不能通过外交方式协调解决,应提交仲裁法庭或国际常设法庭裁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德国赔款问题上英、法、美之间的关系。(4分)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发生的什么事件?对法国有何影响?(3分) (3)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对德国有何好处?(2分) |
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中,具有共性的是( )A.武器落后 | B.内奸破坏 | C.没有国际援助 | D.英、法纵容侵略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