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A.不赞成儒家借鉴古制的传统B.平均

【题文】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A.不赞成儒家借鉴古制的传统B.平均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
A.不赞成儒家借鉴古制的传统B.平均分配土地以缓和矛盾
C.取消土地私有以恢复井田制D.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可知董仲舒是建议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以赡不足。所以D正确。A赞成借鉴;B平均分配表述错误;C取消私有不符合实际情况。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西汉土地制度
举一反三
【题文】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
 
年代
案件总数
长工案件
短工案件
雍正
1721—1740
40
19
21
乾隆
1741—1760
81
37
44
 
1761—1780
93
43
50
 
1781—1800
131
48
83
嘉庆
1801—1820
283
107
176
 
表 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
A.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A.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B.目的是维护土地国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D.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产量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史书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下列图片与之相对应的是(      )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杨秀清在答复英国外交使节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质疑时说:“田产均耕是一事也,人人皆是上帝所生,物物归上主,人人皆当同享天福,故所谓天下一家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要实现“耕者有其田”B.太平天国主张平分产品
C.太平天国主张平分土地D.农民平均承担土地经营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的提高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