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王朝时是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国际

【题文】(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王朝时是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国际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王朝时是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国际考古学界在埃及、两河流域、伊朗高原、中亚细亚等地,出土过大量丝绸织品的文物,有的至今仍保存完好。自那时期,能种桑饲蚕的地方,已开始大量注意引进中国的丝纺技术。在长安、洛阳和广州等地,出现了大量的胡商。他们从制售胡饼到珠宝、乐器,开了不少店铺,有的多年不归,把中国看成他们的第二故乡。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对以后相互的社会和民族意识形态发展,产生了很多积极、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
——摘编自赵宏《“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崛起后,加大了对丝路贸易苛捐杂税的征收,迫使利益受损的商人逐渐放弃丝路,欧洲在寻找新丝路通道中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对传统的手工产业商品也产生了极大冲击。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传统国家,由于社会分工的制约以及生产力的低下,农民不可能生产更多的商品进入流通。当欧洲在中世纪后开始觉醒,工业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各国,中国传统商品再也难以与各种工业产品相竞争,逐渐被机械化生产的商品所替代。缺少了商品的交易和流动,作为商道的丝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而遭到遗弃。
——摘编自耿翔、贺小巍《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学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时丝绸之路兴盛带来的积极影响。(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逐渐衰落的原因。(8分)
答案
【答案】(1)影响:加强了唐朝与亚、欧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系;促进了双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利于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使唐代的商品经济和城市更加繁荣。(每点1分,共5分)
(2)原因:一是世界交通格局的变化(新航路的开辟);二是海禁的自我封闭;三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无法提供用于贸易的商品;四是国内经济重心的南移;五是地理环境的恶化。(每点2分,任答4点即给满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可以得出加强了唐朝与亚、欧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系;“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对以后相互的社会和民族意识形态发展,产生了很多积极、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可以得出促进了双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利于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使唐代的商品经济和城市更加繁荣。
(2)结合材料二中的“……欧洲在寻找新丝路通道中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可以得出世界交通格局的变化(新航路的开辟),“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传统国家”可以得出海禁的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无法提供用于贸易的商品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内经济重心的南移、地理环境的恶化也是丝绸之路逐渐衰落的原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古代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举一反三
【题文】中国古代的早期形成了“无尖不成商,无度不丈夫”的说法,其意为卖粮食时不仅要将量斗装满,还要额外堆出尖顶;卖布匹时必须量出足够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称做商人。但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无奸不成商,无毒不丈夫”。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儒家“义利”观念的传播           ②政府经济政策的价值观导向
③现实经济结构的长期稳定           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整体滑坡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是北宋商税额简图(单位:万贯),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北宋
A.商品经济较唐代更繁荣B.着手实施重商主义政策
C.政府商业税收不断增加D.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衰退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北宋王巩在《闻见近录》中写道:“南京(地名,在开封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河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凡群有设宴,必招河市乐人,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从材料中可见北宋时期(   )
①形成了政治中心之外的商业中心     ②在通商要道上兴起了繁荣的市镇
③出现了文娱活动商业化的趋势       ④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和市的划分
A.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有学者认为:农业定居阶段的氏族社会,城兴,有城无市。家族社会里,城中有市,市被垣(矮墙)围。地主经济形态下,市破垣而出,散布全城,城区即市区。下列描述符合“城区即市区”的是
A.“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D.“新封丘门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外,……至门约十里余,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4分)2013年***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向西最远从汉代的印度半岛沿海延伸到波斯湾。宋元王朝更加重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丝绸之路航路上中国商船的踪影日渐稀少,欧洲商船则日渐活跃。
——摘编自《古代丝绸之路》
材料三  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明确提出在中国西部古丝绸之路沿线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国际新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区。有学者指出:习主席提出的发展战略,必将重振古代丝绸之路的巨大影响力,把古丝绸之路促进下的中西文明交流、互动提升到新的历史阶段。
——摘自《现代丝绸之路》
(1)根据图文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4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6分)
(2)举例说明古丝绸之路促进下中西文明交流的主要内容。(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