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是     

【题文】“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是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是       (  )。
A.汉都长安B.隋朝洛阳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宋以前,市在经营时间上有严格限制,材料中提及“嬉戏连坐至晓”说明经营时间上不再受限制,出现夜市,所以这最可能是宋朝的事。
举一反三
【题文】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
A.工官监管的夜市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图一 明代北京城平面图              图二 德国诺林根城市平面图
说明:该城建于9世纪,约1217年成为德意志自由城市。图中1处为教堂及教堂广场;2处为市政厅;7处为制革作坊;24处为盐、酒仓及粮仓;29处为玉米贸易点。
提取以上两幅城市平面图的主要信息,比较北京和诺林根城市布局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的角度对产生不同特点的原因予以说明。(12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经济史的两组资料。
组别
史料
史论



(松江)“里媪(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日复抱纱以出”。(摘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松江部)
史论1:反映了当时传统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和侵蚀。
史论2:这种市场与生产技术分离,是中国纺织技术自14世纪后没有取得重大进步的原因之一。



“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要会》卷八六)
 
①唐朝商品经济发达,商人获利丰厚  ②唐朝官员存在仗势从商业中获利现象
③唐朝政府严格控制中高级官吏经商  ④唐朝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下列对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包括
①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②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③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              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史学家万明指出“晚明时期,世界经济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这说明这一时期
①商品货币经济拉动白银流入         ②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③“海禁政策”被废止               ④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逐渐密切
A.①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