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说:“华人社团是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俗称为“抱团精神”),各企业之间层层连接,规模不断扩大,

【题文】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说:“华人社团是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俗称为“抱团精神”),各企业之间层层连接,规模不断扩大,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说:“华人社团是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俗称为“抱团精神”),各企业之间层层连接,规模不断扩大,直至覆盖全球,用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像当今的互联式电脑网络。”下列各项与这种社团网络发展相关的是
①西周的宗法制              ②明清时期的晋商与徽商
③1980年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④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的民营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的“华人社团是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俗称为“抱团精神”)...它就像当今的互联式电脑网络。”可知③1980年设立首批经济特区不符合“宗族和同乡组成的”这一条件,因此③不符合这种社团网络的特点,其他的均符合其特点。因此选择B。
举一反三
【题文】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设置中书门下,强化君主专制
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问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清时期一些绅商发起并出资在北京建立会馆,会馆专供同乡居住集会、联络乡谊、贮存货物之用。会馆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传统市场经济的扩张     B.人口迁移和流动频繁
D.商人子弟不断入仕       D.不同行业的竞争加剧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和17世纪华南地域社会转型时期,粤闽交界因“山贼”“海盗”和“倭寇”空前活跃,而引致地方动乱的严重情势,乡村聚落出现了明显的军事化趋势,以宗教组织和民间神祭祀为核心的乡村社会组织重新整合……该地区“乡无不寨,高墙厚栅,处处皆然”的乡村景观。
——摘编自陈春生、肖文评《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
材料二 民情强悍,好勇斗狠,嗜利轻生。乡村聚族而居,烟户繁密。明末海盗纵横,民多筑围建堡以自卫,久而乡无不寨,高墙厚栅,处处皆然。其弊也,莠民藉以负固,敢于拒捕抗粮。官吏捕为难,半由于此。
——摘自冒澄《潮牍偶存》卷一
材料三 明、清两代,有些商业市镇、手工业市镇以及手工业——商业市镇,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城市经济职能都超过了作为传统政治中的县城,甚至府城(包括州城),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镇,河南朱仙镇和湖广汉口镇地当交通要道,发展为商业市镇;江西景德镇和广东佛山镇以陶瓷、铸铁为基础,形成为著名的手工业市镇。……《广阳杂记》即记有:“天下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可见其经济地位已与府城、首都齐名。再如芜湖米市、无锡布市、南浔和盛泽丝市、清江浦、淮安、济宁及其张秋镇、武清的西河务和天津等,实际上都已成为当时的商品交换中心城市。
——摘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
材料四 下表是1851年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统计数据:
国家
英国
比利时
法国
德国
城市化率
50%
20%
42%
35%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 市民文学兴盛   
③ 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对外交往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回答22~24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