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2: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3: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1)材料1体现了什么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依据材料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微澜’”的表现。(8分)
(3)根据材料2,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变化?并请你据此谈谈你对材料3观点的理解。(8分)
答案
【答案】(1)(6分) 重农抑商政策。(2分)
影响: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2分);另一方面,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2分)                                                                                                                                  
(2)(8分)指商品经济。(2分)
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商业都市繁盛、海外商贸发展迅速、宋词元曲等市民文化兴起等。(答对其中2点给6分)
(3)(8分)突破性: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分)
明清时期,尽管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世界领先,但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落。(5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识记能力,比较容易。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政策是指重农抑商政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商品经济。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分析其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商业都市繁盛、海外商贸发展迅速、宋词元曲等市民文化兴起等。
(3)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要围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归纳变化,并谈谈认识:明清时期,尽管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世界领先,但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衰落。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举一反三
【题文】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 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世人呼之为百间屋”。这反映了(    )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B.土地集中阻碍了经济发展
C.传统观念阻碍了明清商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男耕女织,以一家一户个体经营为主
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C.重视灌溉,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D.重农的结果促进了我国古代历代经济的发展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八政:一曰食(农业生产),二曰货(商品流通),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尚书·洪范》
材料二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周礼·天官》
材料三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西汉初年,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有(    )
①西汉政府并未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政府鼓励商业是造成商人富贵的原因
③西汉初期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    ④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造成了农民流亡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范蠡提出,“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这里所说的“治国之道”是指(    )
A.重农抑商B.农商并重
C.政府调控物价D.自由放任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