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至秦汉……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至秦汉……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非今任也。……至秦汉……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通典·职官》
朝廷设风宪,所以重耳目之寄,严纪纲之任。近年以来,未尽得人,妄逞威福,是非倒置,风纪废弛,令吏部:今后,初仕者不许铨除风宪。
——《明会要·职官》
材料二  汉代十三部州示意图

阅读以上材料,写出与其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相关的两个历史名词,并予以阐释。
答案
【答案】
历史名词:御史大夫、刺史、吏部、通判、御史台、锦衣卫等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关的机构、职官。(任选其中两个即可,每个2分,共4分)
阐释示例:(每一名词的阐释4分,共8分)
御史大夫,秦、西汉官名。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同时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
刺史,职官,汉武帝开始设置,代表中央巡行郡县。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起着积极的作用。东汉时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核等事务,为后世所沿用。
通判,职官,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义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掌管粮运、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御史台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至元设置的中央监察机构。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明代,废御史台,改设都察院。
锦衣卫,明初设置,是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管辖,负责侦缉刑事,也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
(注:若从设置目的、影响方面阐释亦可,需符合史实。)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材料和历史地图,明确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有材料及图片可知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及地方行政区划,再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按照题目的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回答,如御史大夫、刺史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的官职
举一反三
【题文】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鲁晋两国就不可通婚,秦晋两国却世为婚姻。“喜结秦晋之好”目的是通过婚姻关系建立起贵族间的宗法伦理关系。从政治角度看,他们这样做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B.有利子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了摘长子继承制D.莫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书。“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②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④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该段记载是指(   )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世官世禄制
C.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D.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4分)“革命”一词的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延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用什么制度打破了“部落政治”?(1分)汉朝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打破贵族政治的局面?(2分)
材料二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爆裂的行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以近代中国为例,分析属于材料二所定义的“革命”有哪些?(3分)选择其中一场革命谈谈它所产生的影响。(3分)
材料三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哲学家乃至政治活动家一般认为,暴力斗争只是“革命”的一种形式,创造性的变化才是“革命”的核心内容。
——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
(3)结合材料三,试以近代英、美两国为例,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指出“创造性变化”的具体表现。(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