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 | B.都在关中地区 |
C.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内 | D.都在今天的黄河流域 |
【题文】(18分)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
里,公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约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而消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之》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5分)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的哪种制度?由材料可以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5分)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8分)
【题文】下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部分)。钱穆先生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
A.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 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
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 D.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
【题文】(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西方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各层面的文明都逐步传入我国。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冲击,这一时期的中西文明交流是不平等的,中国处在明显的弱势的一方、带有被动性。这次的交流促进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转型。
——摘引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六十年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东周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具体内容并指出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最重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概述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对西方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学习历程。(6分)
(3)根据材料三及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并分析面对“欧洲体系的崩溃”促使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4分)
【题文】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两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两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
C.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 D.“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